查找:                      转第 显示法宝之窗 格式优化文本 下载下载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转发转发 小字 小字 大字 大字
                            海南省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办法
                            【发布部门】 海南省人民政府【发文字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04号
                            【发布日期】 2022.01.18【实施日期】 2022.01.18
                            【时效性】 现行有效【效力级别】
                            【法规类别】 老少妇幼残保护
                            【全文】法宝引证码CLI.11.4853834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304号)


                              《海南省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办法》已经2021年12月27日七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冯 飞

                            2022年1月18日

                            海南省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建立健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定相关政策、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推动解决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民政、教育、医疗保障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第三条 残疾人联合会依照法律、法规、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等依法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第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教育与健康教育、科普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相结合,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意识。
                            爱法律,有未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组织应当编写制作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知识读本、影像制品、互联网数字化产品等,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宣传教育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公益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科学知识。

                              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单位,通过其设置或者管理的广告、宣传设施以及公共视听载体等,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公益性宣传。

                            第二章 残疾预防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健康、民政、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开展下列残疾预防工作:

                              (一)实施残疾监测,定期调查残疾状况,分析致残原因,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等主要致残因素实施动态监测;

                              (二)将残疾预防纳入卫生健康、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等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并实施残疾预防工作计划,针对主要致残因素实施重点预防,对致残风险较高的地区、人群、行业、单位实施优先干预;

                              (三)做好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四)加强残疾筛查、统计等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口数据信息报告制度。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生育咨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一站式”服务平台,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婚育健康宣传教育和诊断能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强化残疾源头预防。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加强产前筛查、诊断技术服务管理,健全产前筛查、诊断服务网络,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将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等严重多发出生缺陷病种纳入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减少出生缺陷残疾。

                              第十条 卫生健康部门应当优化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提升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适时调整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保持高水平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强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筛查和综合干预,有效降低致残率。

                              第十一条 卫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对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治疗康复和日常管理;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水平;提升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能力,减少因精神疾病造成的残疾。

                              第十二条 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工会、妇女联合会应当加强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管理,提高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护能力。重点做好计划怀孕夫妇、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因工伤、职业病造成的残疾。

                              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开展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提高事故风险防范、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工伤、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噪声聋及其他职业病致残。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排查整治康复机构场所火灾隐患。

                              第十三条 交通运输、公安、教育、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

                              ······中小学减的负已经加到家长身上了

                            正式引用法律法规条文时请与《立法法》所规定的标准文本核对。
                            已购买此数据库的会员可查看全文内容,请您登录账号。
                            注册后,用户将获得法宝订阅试用权限,如需更多试用权限,请联系咨询北大法宝产品顾问
                            北大法宝www.pkulaw.com系列产品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检察文书、行政处罚文书等知识服务及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欢迎查看所有产品和服务
                            扫码阅读
                            本篇【法宝引证码CLI.11.4853834      关注法宝动态:  


                            >>法宝产品资讯:


                            快3网